• <bdo id="qicmg"><object id="qicmg"></object></bdo>
  • 海東日報首頁

    青海農民畫獻禮亞運會

    2023-10-08 07:51:21 來源:海東日報 點擊:
     

    □本報實習記者 孟霞 攝影報道

    第19屆亞運會期間,除了運動健兒的颯爽英姿吸引觀眾眼球之外,一幅幅農民畫也被亞運會組委會收藏展示,海東市樂都區居民肖英安的畫作《喜迎亞運草原歡樂運動會》就展示在杭州“浙里石榴紅·共繪亞運夢”民族(農民)畫長卷作品展館里。

    農民畫是一種鄉土氣息濃郁的繪畫作品,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和鄉土文化。如今在城鎮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農民畫日漸式微,可喜的是,不少人在為農民畫可持續發展默默努力著,肖英安就是其中的一員。

    精品之作

    第一次見到肖英安,就被她燦爛的笑容感染了,嘴角也不自覺上揚。

    走進樂都區碾伯街道南門臺小商品市場的院子里,兩層的小樓和墻體在歲月的侵蝕中留下斑駁的痕跡,陽光透過頂部的遮陽雨棚灑落下來,地上十幾只麻雀跳來跳去。

    順著樓梯走到二樓,就看到了肖英安的店鋪“書香閣畫廊”,她熱情地招呼我們走進不到30平方米的裝裱工作室里。

    “這里是蒙古族的小伙子在摔跤,旁邊的觀眾在為他們加油打氣,這里是藏族姑娘在跳鍋莊……”跟隨著肖英安的指尖,一幅長6米、寬0.8米的農民畫長卷《喜迎亞運草原歡樂運動會》在記者面前徐徐展開,遺憾的是,原作已經被亞運會組委會收藏,我們只能從肖英安自留的照片中領略這幅畫的精彩之處。

    畫卷一眼望上去色彩斑斕,令人眼花繚亂,但仔細一看,里面的幾個主題場景清晰明了。從左至右依次展示的是賽馬、賽駱駝、賽牦牛等賽事活動,緊接著是由29個藏族姑娘圍成的鍋莊舞和蒙古族漢子摔跤等極具地域特色的運動場景。

    在畫作的細節刻畫上,肖英安的藝術水準讓人驚嘆。每一只動物都刻畫得呼之欲出,馬背上的漢子有的揮舞著馬鞭、有的向群眾揮手致意、有的揮舞著潔白的哈達,整個畫作將上百個人物的表情、服飾、動作都畫得細致入微,令記者驚嘆不已。

    除幾個主要場景之外,其他細節也都刻畫得活靈活現。遠處的藍天祥云、雪山丘陵,近處的蒙古包、房屋、汽車等都描繪得惟妙惟肖。茫茫無際的草原上,白色的羊群在山坡上吃草,仿佛是白云飄浮在山間,又好似粒粒珍珠撒落在草原上。隨著她的講述,記者面前仿佛出現了一幅草原運動的盛況圖景。

    畫作主要圍繞馬術、摔跤等亞運會項目,既體現了青海各民族群眾健康生活、奮發向上的體育熱情,同時也體現了青海各族群眾對19屆杭州亞運會的祝福和憧憬。

    看完整個畫作,記者覺得一切華麗的辭藻都描繪不出這幅精彩畫作,只有親眼目睹才能領會它所蘊含的民族團結、鄉村振興和具有濃郁生活氣息、鮮明地域特色和強烈時代特征的美好生活。

    這幅巨作是肖英安長達一個月的加班加點、挑燈夜戰的成果。今年4月份,肖英安從杭州采風回來之后,就開始著手準備。那時候青海的天氣還很冷,肖英安的裝裱店又沒有作畫的大案子,時間緊,任務重,肖英安的心理壓力很大。

    “天氣冷就多穿幾件衣服,沒案子就拿凳子來湊,為了不被打擾,干脆就不開店,一個人悄悄地安心作畫,有的時候都顧不上吃飯……”對藝術追求完美的肖英安還向記者說道,畫作還有些不夠完美,一些細節上處理得不夠好,如果時間寬裕還可以做得更完美。這一刻,記者懂得了這位藝術家追求完美的藝術精神。

    學習經歷

    說起肖英安的藝術啟蒙,她的父親功不可沒。出生于1970年的肖英安,8歲就跟隨父母舉家搬遷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夏日哈鄉果米村開始了游牧生活。父親到藏族群眾家給家具作畫的時候,肖英安就在旁邊看著。

    小小年紀的她夢想成為一名作家,但因家庭困難上不起學,肖英安只能一邊放牧,一邊拿起畫筆去裝點自己的童年。

    1987年,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肖英安遇到了影響她一生的恩師。當時都蘭縣文化館舉辦為期15天的學習班,肖英安鼓起勇氣參加,在學習班她遇到了青海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朱成林老師。“那時候沒學過畫畫,膽子也小,但是朱成林老師很有耐心,在他的指導下我進步很快,他也經常鼓勵我,對我幫助很大。”那段時間里,肖英安學到了如何構圖、調色,還有一些關于農民畫的理論知識。

    “持之以恒 前程似錦”是朱成林寫在肖英安留言本上的一句話,也正是這句話為肖英安指明了人生的方向。朱成林不但是肖英安的啟蒙老師,更是她一直執著追求藝術的精神力量。“我可能在畫畫方面有一點天賦,但遇到朱成林這樣的大畫家是我的福氣。”肖英安的話語中透露出對恩師的感激之情。

    完成這幅長卷,海東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姚廣才在一些細節上也給予了指導,李民主也為畫作題了“喜迎亞運草原歡樂運動會”的毛筆字。說起老師,肖英安總會想到每一個幫助過她的人。

    從個人慢慢摸索到有老師,肖英安的作畫風格也逐漸多樣化,除了農民畫之外,她還學習了油畫、國畫、山水畫和書法。“如果沒有當地文化館的大力支持和我老師的指導鼓勵,我可能一輩子就是個種莊稼的農民。”肖英安笑著說。

    逐夢之路

    藝術源于生活,肖英安早期的繪畫靈感多來源于她從小長大的地方,繪畫創作大多反映了她在牧區的生活以及大美青海的壯美景色。

    在肖英安風華正茂的年紀里,她的第一幅農民畫《我的家》在《青海日報》發表,也曾在都蘭縣文化館多次舉辦個人畫展,獲得了海西州人民極高的評價,并在CCTV1進行了報道。就在她的繪畫生涯剛有起色之時,她步入了婚姻,以后的日子將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了家庭和孩子身上。

    1996年肖英安回到故鄉,定居在了樂都,靠種莊稼、打工維持生計,直到2013年她最小的孩子高考后,她又重新拿起了畫筆。時隔20年之久,再次拿起畫筆的她感覺很不適應,擔心自己畫不好。于是她又開始拜師學藝,到文化館參加學習班,還加入了省、市、區等各級美術家協會,學習創作,參加展覽。

    但生活從來不是花前月下、歲月靜好,肖英安靠畫畫是難以維持生計的,于是她在樂都區南門臺市場開了一間裝裱店兼畫室。“剛開始裝裱十字繡的人很多,生意還不錯,但這幾年生意越來越不好了,你們進來的時候也看到了,院子里連個人都沒有。”肖英安說。

    作為一名沒上過學,沒有接受過專業美術教育的農民,通過自己的努力,從海西州到海東市,這一路走來,肖英安從來沒有放棄過畫畫。“我這半輩子學畫畫,也沒有取得什么大的成就,今年能夠代表青海為亞運會組委會畫一幅長卷,感到非常榮幸和自豪,也算是對得起我的家人、老師和畫友,也可以說是對那些支持過我的人的一種報答。”不善言辭的肖英安說道。

    這看似云淡風輕的一句話,記者仿佛聽到了她內心的觸動,這么多年的付出和努力終于走出了青海,被全國甚至是全世界的人看見,她心懷感恩,在53歲這一年,她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但又不得不向自己的身體和年齡妥協。

    采訪完再次走到這個院子,心情又是格外的沉重。這樣一位有著藝術天賦的女子,在生活和命運的磨礪下堅守著屬于自己的一方天地,雖然不盡如人意,但是在和肖英安的交談中,記者體會到了她面對生活的那種積極樂觀的心態,也正因如此,她身上那種女性的光輝,夾雜著藝術家的氣息,特別打動人。

    寂靜的院子,樂觀的人兒,或許這就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目前,肖英安正在申請非遺傳承,她希望她的農民畫能夠順利走出這座院子,讓農民畫藝術的種子傳播、扎根在海東大地,讓農民畫藝術在河湟大地開花結果。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海東日報 版權均屬海東日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單位和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2、已經本網書面授權使用作品的媒體、網站,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精品国产sm最大网站_亚洲最大无码av网站观看_无码少妇一区二区浪潮av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有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