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過敏性紫癜
國際上,這種病的準確名稱是IgA血管炎,是一種免疫系統異常導致的系統性血管炎。
該疾病臨床表現為“四聯征”:皮膚可觸及性紫癜、關節炎或關節痛、腹痛和腎病。
事實上,過敏性紫癜是一種誤稱。人們平時所說的“過敏”指的是I型變態反應,如:過敏性鼻炎、哮喘、急性蕁麻疹等。IV型變態反應,如:接觸性皮炎等。而過敏性紫癜本質上是由Ⅲ型變態反應所致的系統性血管炎,是由某些特殊誘因引起的免疫功能異常。
過敏性紫癜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段的人群,其中以3歲至15歲的兒童及青少年最為常見。目前,這種病的確切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其涉及遺傳、免疫紊亂、感染等多種因素。多達90%的病例在患病1周至3周前曾出現病毒或細菌感染,其中,最常見的是由鏈球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此外,抗生素、解熱鎮痛藥、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疫苗等藥物,也可能引起此病。
熬夜是否會引發過敏性紫癜
雖然熬夜本身并不會直接導致過敏性紫癜,但長期熬夜和睡眠不足會削弱免疫系統功能。
免疫系統是人體抵抗外界病原體和異物的重要防線,而長期熬夜可能導致免疫系統紊亂,從而影響其對異常免疫反應的調控。同時,熬夜也可能加劇炎癥反應,增加患免疫性疾病的風險,其中就包括過敏性紫癜。
據介紹,患過敏性紫癜后出現的癥狀有:皮疹最初表現為紅斑、丘疹或蕁麻疹性風團,融合演變為瘀點、瘀斑和可觸及性紫癜,呈對稱性分布,好發于下肢、臀部。
75%的患者會出現關節炎或關節痛,最常累及膝關節和踝關節,可能出現疼痛、腫脹或功能障礙;約60%的患者會有胃腸道反應,輕者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重者可致消化道出血、腸缺血和壞死、腸套疊等。其中,腸套疊是極為少見但最嚴重的并發癥,多發于五六歲的兒童;20%至50%的患病兒童存在腎臟受累,表現為血尿、蛋白尿、水腫等,重者可能發展為慢性腎炎,極少數腎臟受累的患者甚至會演變為尿毒癥。
此外,若老年男性診斷為過敏性紫癜,應注意進行癌癥篩查。
過敏性紫癜通常不是致命性疾病,大多數可在門診治療。首要注意的就是休息,確保每晚有足夠的睡眠,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有助于維護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此病急性發作時,患者應盡量臥床休息,待紫癜和腹痛消失后才可下床活動。
患病后還需要在飲食方面注意,適當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待痊愈后,也要注意均衡飲食,攝入豐富多樣的蔬菜、水果、全谷物、蛋白質和健康脂肪,為免疫系統提供所需的營養支持。
急性期應避免體力活動,避免長時間站立,待病情穩定后可循序漸進地恢復運動。
適度的體育鍛煉可以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但要注意避免過度鍛煉,以免適得其反。此外,還應減輕壓力,長期的情緒壓力也會影響免疫系統的功能。
年輕人不要透支健康,應重視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適度的鍛煉和有效的壓力管理,以維護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通過這些生活方式的調整,可以降低患上過敏性紫癜等疾病的風險。